加强当前水稻田间管理的建议

今年4月份以来,荆州市长期处于低温阴雨天气,对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病虫害防治均造成不利影响。6月下旬,荆州综合试验站对各示范县市水稻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全市各地早稻大部分处于灌浆结实期,再生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期,中稻处于分蘖盛期;同时,水稻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中稻叶瘟病部分田块中等偏重发生,病虫害防控形势比较严峻。针对目前的情况,荆州综合试验站提出如下加强当前水稻田间管理的建议。

一、田间管理

1、早稻。主要抓好合理管水,坚持干干湿湿,间隙灌溉,保持田土硬板沉实,增强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

2、再生稻。重点抓好水肥管理,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13~18天亩施用尿素7~15公斤,促进休眠芽的生长;幼穗分化期及时灌水,如果水分不足,会减少小穗数,造成颖花退化和穗粒数减少,若灌水过多、过深,又会使稻株茎部柔软,容易引起倒伏,故要求浅水勤灌,保持水层5-7厘米。

3、中稻。一是加强水分管理,按照“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在栽插后25—30天或每亩总苗数达到20—22万以上时,应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防止无效分蘖争夺养分。晒田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会使大田达不到高产的有效穗数,过迟又会造成无效分蘖多、群体过大、田间阴蔽,诱发病虫害,甚至倒伏减产,晒田晒到田中微裂,白根跑面即可;幼穗分化期幼穗分化期应浅水常灌。二是注意合理施用穗肥,并以促花肥为主,保花肥补充,尤其是机插稻要高度重视穗粒肥的施用,促进中稻中后期生长和增粒增重,一般在晒田后复水时,每亩施钾肥4—6公斤加尿素3—4公斤作穗肥,对总苗数多、长势旺的一类田块,穗肥可以不施或少施氮肥,对总苗数不足、长势弱的三类田块,穗肥可以适当加施氮肥数量,促进苗情生长平衡;进入抽穗灌浆后抓好根外追施粒肥,一般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每次每亩80—100克,对叶色偏淡的田块,可每亩添加尿素500克混合喷施,以养根护叶增粒重。

二、病虫害防控。

针对当前水稻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中稻叶瘟病部分田块中等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必需高度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三病三虫”(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抓好破口前至灌浆期混合用药防治。稻曲病的预防时间提前至破口前7—10天,遇连续阴雨天气隔5—7天再防治一次,可选用爱可、20%井冈霉素WP60-80g/亩等药剂;稻瘟病以预防穗颈瘟为主,普遍预防,在破口前10天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可选用40%富士一号EC100ml/亩、75%三环唑WP50-75g/亩、25%阿米西达30-40ml/亩等药剂;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10%氟虫双酰胺SC、20%氯虫苯甲酰胺SC、48%乐斯本EC等药剂;防治稻飞虱选用25%吡蚜酮SC、25%噻嗪酮WP、50%烯啶虫胺SG等药剂;纹枯病当病蔸率达30%时,选用24%噻呋酰胺SC、20%井冈霉素WP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防灾抗灾措施。

7、8、9月是我市各种灾害频发季节,在中稻孕穗及抽穗前后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热害,稻田一定要保持深水层,以水调温,同时还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以增强抗性,提高中稻抵御灾害能力。遇洪涝等重大灾害时要加强抗灾措施,对倒伏的水稻田采取排水、轻扶、叶面喷肥、防病治虫等补救措施,对倒伏即将成熟的水稻及时排水、收割,降低和减少灾害造成损失。

作者: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