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赵梓森、傅廷栋——

奉献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李胜瑭 刘涛

1556417497120377.jpg

图为:4月19日,傅廷栋院士在湖北劲牛牧业有限公司考察青贮油菜。(华中农业大学供图)

1556417575645950.jpg

图为:赵梓森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供图)


编者按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多次提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为我省最高科技奖项,设立于2000年。截至2019年,已有18位科技工作者获得突出贡献奖。

18年来,这些潜心科研的优秀代表,其技术成果发挥了怎样的社会作用?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湖北日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记录下这些科技创新领军者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故事与思考。

1972年3月20日,一个春天的早晨,34岁的傅廷栋像往常一样,在油菜试验田里东找找,西看看。彼时的他已在田里试验了3年,查看了几十万株样本,却没有找到一株他渴望的油菜。但这一天,他发现了19株“波里马雄性不育型”油菜。从此,世界油菜种植史被改写。

一年之后,武汉邮电学校教师赵梓森偶然听说美国在研究光纤通信,为之振奋。用“玻璃丝通信”?当时很多人都不信。项目没有被批准的赵梓森,在邮科院厕所旁搭建了简易实验室,找工厂要来了破旧机床,用螺丝钉和橡皮泥代替精密调准器,熔炼石英玻璃,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错。

2001年6月20日,湖北召开200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赵梓森院士和傅廷栋院士并肩登上领奖台,成为湖北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筚路蓝缕,见证中国科学事业起步的艰难历程;不改初心,开辟中国科学事业创新发展新征途。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世界杂交油菜之父”。

近日,两位院士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了相同的一句话:奉献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下田多了,你就会有发现

“我们团队正在研究低芥酸油菜品种,已在荆门试种两年,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4月17日,在位于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见到了81岁的傅廷栋院士。说起油菜花,研究了一辈子油菜的傅廷栋眼神充满喜爱。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每年生产食用植物油约1000万吨,油菜籽油占一半以上。傅廷栋见证了我国油菜的发展历程:40年来,油菜种植面积增长了3倍、亩产量增长了3倍、总产量增长了近10倍。

1965年,新************位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研究生毕业,他就是傅廷栋。当时中国油菜平均每公顷产菜籽500千克左右,还不到先进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

1972年,傅廷栋发现的19株“波里马雄性不育型”油菜,作为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大大加快了世界油菜种植进入杂交油菜时代的步伐。

1991年7月,第八届国际油菜大会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专门为傅廷栋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授予他“杰出科学家”奖章和证书,这是世界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傅廷栋说:“为了省钱,我和学生们背着方便面,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领奖。因为是第一个拿奖的亚洲人,身边的欧洲人要跟我合影,印度人说这是亚洲的光荣,那一刻,我感到自豪。”

1999年,傅廷栋院士又发现了一种新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Haucms,有望替代“波里马”成为杂交油菜的“新妈妈”。对此,国外同行惊讶地问:“傅,为什么又是你发现的?”“下田。下田多了,你就会发现了。”他这样回答。无论酷暑寒冬、日晒雨淋,傅廷栋始终坚持下田,暑假会带学生去甘肃等西北地区。从1975年到现在,几十年如此。

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傅廷栋将目光放在盐碱地上,“在内蒙的试验田,2个半月每亩收获6.6吨油菜,1吨油菜可养一头羊。”他介绍,中国盐碱地面积超过10亿亩,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盐碱地土地租金低、面积大,发展牧草养畜前景广阔。

搭建房,诞生************根光纤

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邮科院家属区的深处,藏着一栋外表斑驳的两层楼房。铁栅栏门、水泥地面、木制旧桌椅……房屋内外至简而整洁,除了坚持看各种研究报告,关注与光通信的方方面面,87岁的赵梓森和80岁的妻子范幼英每天自己买菜做饭、整理家务。“无论获得什么荣誉,我高兴的是百姓能用中国的光纤打电话。”4月18日,赵梓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32年,赵梓森出生于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后,5岁的赵梓森和家人颠沛流离,遍尝生活艰辛。中国为啥打不赢日本?少年时,赵梓森知道是中国科学技术不发达,立志科技报国。195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毕业后,赵梓森被分配到武汉邮电学校(武汉邮科院前身)当老师。

1973年,偶然机会听说美国在研究光纤通信,赵梓森立即行动起来。“从图书馆的杂志上,我知道美国已经做出三个样品,我相信,这一定可能。”尽管项目没有被批准,赵梓森还是坚持在邮科院厕所旁搭建简易实验室开始试验。

1976年3月,赵梓森团队拉出一根17米的玻璃细丝,这是************根石英光纤。1977年,在“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

1978年改革开放,武汉邮科院收到邮电部文件,光纤通信纳入*********重点项目。

1979年,赵梓森团队拉出************根具有实用价值的低损耗光纤,拉开了中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序幕。1982年,************条实用化的光纤通信线路在武汉开通,中国进入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近40年后,中国光纤技术************,一根光纤可供近300亿人同时通话。

科技创新之路上,如何才能出成果出成绩?

赵梓森说:“做科研要有奉献精神,不要怕吃苦、怕没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要怕别人不信,只要你做出一点成绩,自然会有人相信你。”

傅廷栋说:“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协作是创新的条件,奉献是创新的动力,思考是创新的灵魂。”